站在正中間
對于臺灣作家龍應臺,一直懷著深深的敬意與愛戴,第一次讀她的作品《野火集》大約是在二十年前, 那時正值叛逆期,只覺字字珠璣,如飲甘泉,喜歡一個人的作品,就象那個人已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,二十年沉睡,她的思想,她的言論,仍在你生命里呼吸。在印象中,龍應臺是個鐵娘子,以文學批評步入文壇,總是熱烈似火,犀利如鋒,敢和世界的丑陋短兵相接。
最近讀完她的兩部作品《孩子你慢慢來》、《目送》,這是兩本極具親情、感人至深的文集。由父親的逝世、母親的蒼老、兒子的離開、朋友的牽掛、兄弟的攜手共行,寫出失敗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。作品掀開了龍應臺人生的另一面,我看到了一個女人,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正站在生命的中間,承受著無人能分擔的愛和痛苦。
她寫父親的去世: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訴你:不必追?!?/span>
她寫與兒子一起過馬路:
“然后有一天,一個個兒很高,腿很長很瘦的年輕人,就在那光天化日的大街上,很認真的對你說:我已經十八歲了,你真的應該克制一下要牽我過街的反射沖動。你當場楞在那里,然后眼淚巴巴的流下,止不住的流。兒子覺得丟臉極了,大步串到了街的對岸……”
讀到這樣的文字,就讀出了生命的荒涼和無奈。親情于一個人,是一生無法解開的扣。這一扣,自出生起,已經扣在一起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無法拆解。鋒利嚴謹如龍應臺,亦有脈脈親情,溫溫愛意,兒女情長,讓人不忍誶讀。
今年夏天的時候,父母來廈門看望我,送別時母親對我說,現(xiàn)在你真是上有老下有小了。那時,我正一手拎著行李,一手牽著父母。其實,那個時候,就知道自己正站在生命的中間,我的當下,就是父母的過去,孩子的未來。父母和子女,一個是另一個生命的源頭,一個是另一個生命的延續(xù),她們天然的相互交織、包圍、不可分離,在目送中,我們送走父母,也在目送中被兒女送走。生命的輪回,如此簡捷,如此明了。歲月是一句說過的話,是瞬間之前的嘆息,也是對著陽光潑出去的一勺水,要愛,就得在現(xiàn)在,趁時光還沒溜走,趁還來得及的時候,趁那老老少少都還在身邊,和我們愛的人,一起去承擔那個叫漫漫人生的東西。